•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69|回复: 0

寿宁南山:一半是文化,一半是信仰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17-10-25 15: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 山 仰 止
叶家坤/文 行者/配图
这个中秋,我又回到故乡。每次回乡,我都会站在村口仰望一阵南山。这片在渔溪盆地边上兀然矗立、在我心里四季常青的峰峦,一度填满我年少时的梦境,有着我曾经一直苦寻不得关于父亲谜一样遗言的注解……
——题引
父亲弥留之际念叨着:“红红的圆盘升起来了,升起来了……”他吐出最后的声音,呈现出兴奋的神色,尔后安详离去。这位辛劳一生的本分农民,终于卸下了一直背负着的给予了他生活的无数希望和艰辛的田亩。
那一刻,亲人们泪眼相拥,无暇细想,只道是父亲望见了天堂路上的曙光。后来的日子,每每梦见父亲,想起这个疑问时,梦就醒了。父亲谜一样的遗言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十多年来,我一直记忆并咀嚼着父亲最后的话语,寻思着其中的含义。父亲的形象一直清晰地印刻在记忆里。这位地道的农民对文化情有独钟。只上过两年半小学就迫于家贫辍学的父亲很喜欢读书看报。村部有报纸,父亲是常客。父亲爱读书,也会说书。他很喜欢四大名著,特别是《三国演义》,闲暇时常给我们讲“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片段,讲得绘声绘色,偶尔还会哼两句京剧唱词。邻里乡亲都爱听父亲说书,农闲之夜常聚在一起听他说“三国”“水浒”。在文化生活贫瘠的年代,父亲的说书温暖了无数乡亲的寒夜。他喜欢的文学人物有诸葛亮、包青天、岳飞等。对有本土渊源的知名文人也很景仰,像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寿宁知县冯梦龙、西浦状元缪蟾等。南山,就在父亲讲述的薛令之故事传说中走进我的梦境。
rKT32Ao1i3k8zZ3Z.jpg
rncrI8Kvb1vkvRN1.jpg
闽浙多名山。位于洞宫山脉东麓、福建寿宁县东部的南山,在武夷、雁荡等名山面前尚排不上座次。但在闽浙边界一带,南山凭借特有的文韵灵气也是名重一方。父亲故事里讲述的南山,一半是文化,一半是信仰。唐朝时寿宁与福安同属长溪县。相传县内西乡石矶津(今福安市廉村)人薛令之少年时游学到寿宁境内,遇高人指点选在环境清幽的南山上结庐修学,数年寒窗苦读,一举金榜题名,成为福建(时称建安郡)第一位进士,与著名诗人贺知章同为太子侍讲。薛令之一生正直清廉,至死清贫,唐肃宗敕命其乡曰“廉村”,现为著名廉政教育基地。薛令之少年家贫,求学艰难。他的成名成功自然是一个绝佳的励志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中,薛令之的南山苦学经历,逐步演绎成勤学感动天神、汲取南山灵气、智斗山妖狐仙、累积济世才学的神话传说。南山从此成为文脉绵延的风水宝地。薛令之也成为了后世为人为学为官的楷模。薛令之南山读书处遗址尚存,建有令之亭、令之路。拜谒南山成了历任寿宁县令及后学士子的必修课程。
南山出名,首因令之。这与中华子民自古以来的崇文情结一脉相承。古代文人多数为官。对于成为清官好官的文人,老百姓尤其崇敬,甚至奉为神明。南山顶胡公大殿里供奉的胡公大帝就是北宋知名学者、杰出政治家,民众感念其清廉为政造福黎民,将他神化供奉至今。著述“三言”闻名于世的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因治理寿宁期间勤廉施政惠泽万民也被乡民敬若神明。冯梦龙推崇仰慕薛令之学识名望,任寿宁知县期间(公元1638-1642年)多次登临南山寻访拜谒。他对南山的景仰拜谒,将南山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数百年来,闽浙边界四方民众对薛令之、冯梦龙、黄山公、胡公等清流名宦的景仰崇拜,都已融为依恋不去的乡风民俗、升成念兹在兹的信仰图腾。
rYAzAq1geJzH8HJy.jpg
L685g5SQ5Jz85vxm.jpg
nKi76Uu7tk1PiU1J.jpg
老家就在南山脚下。站在村口,一眼可望南山顶峰,早年没有上山公路,登顶要绕很远的路,并不容易,可谓慕名者众多,登顶者寥寥。父亲少年时、青年时登过南山顶。他的崇文情结或许就在南山发端。在他心里,南山是有美景、有文化、有故事的胜境。他把著名景观处文人名士题写的诗句全部抄录回来。他特别喜欢清时乡贤龚灵翼在石鲤朝天景点的题诗:“池在寺之前,鱼在山之巅。身大池不容,翘首问青天。”对诗作的意境和思想,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多次听父亲描述,南山诸多美景我已耳熟能详。我时常想象攀临顶峰那一刻,远眺闽浙山山水水,俯视渔溪三十六村,但看山峦叠翠,淡霭轻岚,恍登仙境,心明澄净。南山于我,已是一片必须仰望的高地,“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中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和同学结伴第一次攀登南山。早上从老家出发,经坝头、铁场等村落,沿着登山古道一路攀行,沿途松竹劲舞,溪泉欢唱,鹂鸣鸟啭,蝉啾虫喃,流水潺潺处、绝壁险峰前都留下了欢乐的时光。由南山顶、金鸡山、百洞岩、葫芦岭、石鲤朝天、摩崖石刻、天文台旧址和龙岩寺等景点组成的省级南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峰南山顶海拔高1254米,四境钟灵毓秀,风光旖旎,融人文古迹与自然景观为一体,集山、水、岩、洞、古刹殿宇于一山。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墨宝,先祖前贤遗传的传说故事,赋予了南山文韵和灵气,给了我们不少的文化启迪和滋养。站在清瘦矍铄、执卷沉思的先贤冯梦龙塑像前,我第一次触摸了文学的高度。“……钟声唤醒游仙梦,蛩语催成感事诗。独倚危峰数星斗,苍茫天意竟谁笑。”临摹天池旁石刻,依稀可辨的清知县何如谨诗句片刻间点燃了懵懂少年的诗化梦想。
学生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再次和友人登临南山。这次登山就奔着观日出而去。傍晚时分,我们沿着古道攀行,过村落,登云梯,穿天门,在暮鼓声中登上山巅,借宿寺旁石屋。是夜,月朗星稀,松涛阵阵,我们品茶赏月,聊着薛令之、冯梦龙,畅想着我们的诗和远方,在蝉蛙和鸣中香沉睡去。次日黎明时分,我们直奔最佳观日出位置天文台旧址,看到了层叠涌动的云海,看到了喷薄而出的红日,朋友伸出双手托起了冉冉升起的朝阳,我在镜头里看到了一个散发着光芒的圆盘,一片瞬间披上亮丽色彩的白缎,无比的瑰丽壮观,那一刻真切地感受到了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喜悦,永远铭刻在脑海深处。
AqmUbq81Q1vU04Ax.jpg
DXHEH61quvhagQq1.jpg
jCCcapfRii0FCFZg.jpg
如此令我印象深刻的观日出场景还有一次。
五年前的夏天,我来到坝上草原,走进茫茫绿海,也看到了一轮红日宛如圆盘,在蓝天绿草间停驻摇晃的壮观景象。在按下快门的刹那间,我蓦然想起父亲离去时的叨念。父亲没到过草原,这应该不是他的念想。放眼辽阔的草原,我想起诗人席慕容的歌曲名作《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那承载着乡梦的绿原、流淌着乡愁的河流,就在我脚下身边,一如往昔,一梦千年。能让诗人初见草原就泪落如雨,一定是触发起生命记忆中最柔软的部分吧?或许那也是游历他乡的祖辈一生难以忘却的乡愁符号。写满乡愁的旋律在我脑海里翻腾。席慕容和她祖辈的乡愁符号是那片草原。我和祖辈的乡愁符号又是什么呢?
我自然想到南山。山里的孩子,大抵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座神圣的山,一片敬仰的高地。南山文化早于寿宁县史,无可争辩地成为寿宁的文化图腾。薛令之、冯梦龙登临驻足的顶峰,至今高高地托举着廉吏名士之清风雅望,成为寿宁文化史的高地。南山,一定是父亲心里的那座圣山。登南山观日出,父亲少年时的理想或许就在那一刻绽放,他的诗和远方伴随着那一轮红日萌生……
父亲生于1942年。我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困蹇,直到看了电影《1942》,我才有所感触父辈的艰难与生命的强韧。父亲一辈的理想注定无法走出大山,也不会有诗和远方,那片溪水滋润着颇为浩瀚的田野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他对生活从来没有怨艾,给我们的父爱无不融化在言传身教里,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涯中,用恬淡执着教会我们上进,用崇敬文化教会我们仰望……
QQ5tqdgA70Tm9Cqz.jpg
tX0GOd2so71nzMg4.jpg
工作后,名山大川走的多了,南山愈发显得籍籍无名。上山公路修通后,南山不再高不可攀,去得多了,渐渐就像熟络至交的朋友,无所拘礼,无多隐秘,也无法忘却。任凭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这片山峦在我心中永远不会老去!
中秋回乡又和故友再登一回南山。南山依旧亲切如初,只是多了些商业气息。颇觉意外的是,山顶上的冯梦龙塑像已换成了一尊宏大的三面观音塑像,冯公则被移置在了孤寂的前山小岗上。儒释一体和谐发展,向来是南山文化精髓,乡人从未感到不妥视之如一。神佛以宽容济世为本,何以容不下儒家文化?同行的故友们也甚为不解,不知主事者作何考想。停留驻足间,我心怅然若失。
老家依旧宁静如常。小溪像是一条时光流带,缓缓潺潺,田野里丰收的图景有如油画,泛化出诗意的金黄。带着孩子走近生我养我的老屋,一切还如旧时模样。一丛爬山虎翻过颓圮的院墙,寂静地开着紫花。没有父亲的中秋节有着些许缺憾,就像矗立几十年的冯梦龙塑像被迁移顶峰一样,留下莫名的惆怅。离开故乡时,母亲依旧站在村口,挥挥手将我们送别。我一抬头就望见了熟悉的南山,望见了前山那位心怀万民的先贤塑像,仿佛他也在送走南行的雁群,尤如父辈遥望走出大山的子孙。
回望南山蓊郁处,清风徐来。
二零一七年仲秋
n1J1Q1l3Ot1LaAv3.jpg
转载请注明来源 寿宁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