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1|回复: 0

文化中国行 | 宁德,你要的“诗和远方”这里都有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4月,宁德市蕉城区入选2024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8月,蕉城区聘任王胜熙、林正碌担任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顾问,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快马加鞭”。

据介绍,蕉城区围绕“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做文章,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因地制宜使用“工料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

“工料法”是宁德市在总结屏南县古村修缮经验基础上摸索出的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做法。这一农村小型项目管理模式,以“修复性营造、保护性开发、加速要素流动、多方参与共赢”为特征,由村委会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施工,较现行的招投标流程,平均每个项目可缩减3~4个月前期时间,节省资金超过20%。



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

这是宁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力的生动缩影。

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宁德市整合各类保护资金约5.52亿元,推动传统村落发展文创产业,打造了寿宁下党、屏南龙潭、福安南岩等一批古典与现代结合、个性特征与生活需求结合的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示范标杆,形成“新村民+传统村落保护”“观海民俗+传统村落保护”“非遗传承+传统村落保护”等传统村落文创开发模式,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

“历史+旅游”,“火”了乡村

初秋时节,驱车驶至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沿着崎岖山道一路步行,抵达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触摸着残墙、灶台以及石臼等物件,实地感受古银矿的兴废,不由得心潮澎湃。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位于圣银峰山麓,分布范围达12.68平方公里,古矿硐多达345个,星罗棋布,深者达350米。矿硐内部结构千姿百态,有横坑、竖洞等因开采矿山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工业遗迹,极具观赏性。



宝丰古银场矿山公园 叶先设 摄

“井下三千采矿工,井上一万过路客。”这是宋、元、明时期周宁宝丰银矿开采繁荣的真实写照。早在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官府就在周宁县开设宝丰银场。鼎盛时期,该银场白银年产量最高达44万两,高居当时各银场之首。

2019年10月,宝丰银场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唯一被列为国保级的古代矿业遗址,同年12月被设为省级矿山公园。圣银峰脚下的李墩镇芹溪村与古银矿共生共荣,曾是矿工和商贩的聚居地,有着“中国古银矿第一村”称号。

如何传承和发扬好古银矿文化?芹溪村坚持“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对原宝丰公馆遗址进行修缮,打造周宁古银矿遗址陈列展,对周宁古银矿文化进行“活态”展示。过去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古银矿遗址逐渐撩开面纱。

走进周宁古银矿遗址陈列展,注视斑驳古朴的展品,穿越时光的隧道,近距离感受那段风光无限的“白银时代”。“我们依托古银矿资源禀赋,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胜势,亲子游乐、古村探秘、农事体验、金线莲种植等产业相继落地,发展越来越红火。”芹溪村党支部书记黄敬忠说,一个个新业态、新产业在千年矿山脚下日渐兴起。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古银矿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周宁古银矿遗址陈列展 周健 摄

在宁德,这样的探索“多点开花”。当地相继推出寻茶问道、畲族风情、祈福纳祥、乡愁记忆等7类文旅路线,沿古官道、古驿道、古河道等布局特色旅游产品,“魅力山海、人文宁德”正成为广大游客的“诗和远方”。

“数字+文物”,“活”了非遗

点开“宁德文物”小程序,即将进入福州一中读书的雷小丹结结实实过了一把“文物”瘾。

“我从小在福州长大,但老家在宁德,逢年过节虽有跟着大人回去看亲戚,可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多。有了这个智慧云平台,可以很直观地将‘宁德文物基因库’一网打尽。”雷小丹特别喜欢“让文物说话”栏目,“在这里,我可以通过文物与古人对话,倾听远古的足音,触摸岁月的痕迹,打算趁假期尾巴实地探访‘黄瓜山遗址’和‘白鹤岭古道’。”

“‘宁德文物’小程序是我们在全省率先推出的地市级文物数字传播云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全面聚合各类文化遗产资源,让文化遗产传播打破时空限制。”宁德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版宁德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图、宁德市革命文物地图以及“会说话的宁德文物”表情包,同样受到网友追捧。



“宁德文物”小程序 图源:文旅宁德

数字加持,线上文物可感,线下文物展示也更生动。

走进福安市畲族博物馆,凤凰、字带等元素举目可见,浓厚的畲族气息扑面而来。“福安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畲族文化悠久、积淀深厚,我们通过AR互动、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体验,让畲族生活可知可感。”福安畲族文化中心副主任缪林凯说。

伴着袅袅畲歌,畲家三宝、农事劳作、畲族风俗等场景借力数字技术一一在眼前铺开。

“畲族服饰款式多,要一一展示太占空间,我们将头饰、衣装等图上传系统,游客只需在这里选择喜欢的样式,AR便能通过体感探测装置将服装的2D图片、3D模型叠加到体验者的影像上,实现虚拟服装与真实体验者身形的完美匹配。”缪林凯说。

自今年4月中旬开馆以来,福安市畲族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2024年8月20日《福建日报》第02版

来源:福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