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宁德市10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防控疫情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打好阵地战、主动战和攻坚战,锤炼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群防群控打好阵地战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人是旁观者。重点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调动一切力量,众志成城,群防群控,步步为营,打好阵地战。
宁德古田县利洋村在做好村口设卡防控的同时,运用村民微信群发动大家监督举报,开展群防群控。截至2月中旬,共接到村民举报件10件,件件都做好核实和答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他们还充分利用村综治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进村山间小路、凉亭、祠堂、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重点区域的监控,防止人员的随意进出和聚集。利洋村每年正月有举办新春联欢晚会的传统,2019年10月份就开始筹备。鉴于疫情的发展,1月22日,村“两委”商议取消联欢晚会。消息传开后,组织晚会的骨干们抱团痛哭,含泪同意。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利洋村取消500人以上参加的舞龙、观音祈福、元宵节、唱大戏、游街等活动,较好地避免了人员的集聚。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李子树、柿子树剪枝、施肥的季节。村民们换下新衣、扛起锄头、操起剪刀进果园劳作。第一书记陆开强专门协调安排代购柴油、化肥等农资保障。村中的海鲜菇工厂,工人大多是本村村民,村里积极协助做好复工申请。2019年底,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开展旧村复垦工作,涉及60户村民的宅基地和菇棚,需要签订相关赔偿协议。防疫工作期间,村“两委”成员结合入户发放防疫宣传资料的机会,与外出经商、务工回村的村民共同商议达成共识,全力推进旧村复垦、美丽乡村项目实施。
宁德周宁县云门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点,村党支部总揽全局,凝心聚力,强力推动疫情防控。成立由驻村第一书记冯志强为组长的工作机制,坚持从年初一开始实施“晨巡晚议”,把“凤亭议事”搬到线上,成立微信防疫工作群,定期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线上通报包户(人员)动态情况。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地毯式”逐家逐户全面排查,共排查从省外、省内返村人员112人。坚持每日入户走访询问,准确跟踪这类人员身体情况和接触史,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加大全村环境卫生清理“无死角”消毒,坚持每3天对公共场所或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进行消毒。与此同时,他们顺势而为,围绕“宜游、宜居、宜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村庄整治和生态保护。扩大黄菊种植面积,启动畲药种植景观带建设,并把黄菊和畲药列入村集体产业提升、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一个重点产业。待疫情过后,他们将以“桃源秘境·畲村云门”新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齐心协力打好主动战
特殊时期,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事关富民强村和乡村振兴的大事。重点村党支部,广泛动员,统筹协调,同舟共济,科学施策,打好主动战。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趁大伙儿都在家,多种茶叶多种太子参。”柘荣县官安村第一书记林金达,借宣传疫情防控时机,鼓励村民跟紧节气多发展产业。官安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心村,全村80%劳动力常年在外经商、务工。受疫情影响,多数回乡过年的乡亲暂时无法返程复工。为此,官安村党支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谋划,把抗疫工作与发展生产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抗疫”与“发展”两不误的路子。“抗疫不忘抓发展,兴产业才能奔小康。”在村“两委”会上,林书记如是说:“疫情期间,更要加强组织的引导和协调,化劣势为优势,把以往不能办成的事办成,把年头该办的事办好。”村“两委”很快达成共识:鼓励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朝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吸引村民回村发展;鼓励村民发展高山白茶和太子参产业,支持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和林下经济。为推进土地流转和成品林赎买工作,林书记趁年轻人在家,耐心地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逐步打消了他们心里的重重顾虑,并通过他们再做自家父母的思想工作。就这样,土地流转和成品林赎买的难题正逐个冰消雪融。
乍洋村是柘荣县工业园区的腹地,村内有多家外地企业,抗疫工作复杂而艰巨。为保障企业有序复工,村党支部一线担责任,及时打出组合拳。在疫情发生后,第一书记康昕与各企业负责人主动对接,将本地疫情和管控措施列出清单,让企业负责人支持并参与防控。同时,根据企业的复工申请,村委率先做好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消杀,确保企业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开工。同时,村党支部与企业共同编制防疫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以党员和青年员工为攻坚力量的联动联防小组,负责防疫复工重点任务、突发情况的处置。要求企业员工复工前必须完成疫情前行程轨迹报告,做到一人一档案。为做好观察期内外来员工管理,村委及时跟进实施监管职责。村委会与企业还专门聘请健康督导员,定期到各企业排查各种隐情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为复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村内75%企业已顺利复工。
扎实推进打好攻坚战
“巩固脱贫成果”“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就是冲锋号角。重点村以“钉钉子”精神,在落细落小中补短板强弱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振兴乡村积极作为。
“主村、岭下自然村和村委会的饮水问题,主要是由于干旱造成缺水,调整取水口,需要管道的延伸,必须抓紧尽快解决;主村农田灌溉水渠毁坏急需维修,经测算700米左右,必须抓紧尽快落实,不能影响春耕生产;瑞峰山水库水坝上出现裂缝,要尽快抓紧维修,确保雨季前做好,消除安全隐患。”2月14日,下村村第一书记黄小红主持村“两委”会,会上讨论研究年度工作计划时把“补短板打基础”的10项民生工作提到议事日程。2月16日,黄小红请相关人员专程到瑞峰山水库察看坝面裂缝情况,并现场落实水库维修的有关事项,尽快排除安全隐患。
寿宁县浩溪村地处高海拨山区,且土壤属富硒域,无重金属超标,种植药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年前,与药材商对接,种植“岗梅”,重点鼓励已脱贫村民和低保户种植。2019年,列入省级旅游特色村,决定打造“铭木生态园”休闲观光旅游。“这次疫情突袭,更加坚定发展特色产业,走富民强村之路。继续提升附属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计划筹建沿河健身步道建设、农家乐、园区观光道硬化等项目。村民不用外出,就能在村里务工了。”李粮余信心满满。
“柏源村森林、溪流、土地等资源丰富,今年仍要重点发展名优特水稻果蔬花卉种植及淡水鱼养殖,培育乡村旅游、居家养老相关的产业。”这是屏南县柏源村党支部在研究年度重点工作会议上定下的规划。突发疫情已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元宵节过去一周了,村里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少于往年。第一书记张辉是来自福建省农科院的研究员,驻村两年来,他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和自身专业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优水稻种植,已取得初步成绩。2019年建成设施大棚,发展晚熟百香果、食用菌、蔬菜、花卉种植,收益颇丰。连续两年在村中推广种植红米、黑米、香米、贡米等种植面积达270多亩,产出的优质大米供不应求。“农村高端特色农业产业是留住乡贤,增加农村就业,增加村财收入,振兴柏源的必由之路。”张书记介绍说,为了不误农时,全村上下正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全村3000多亩梯田,充足的劳动力,种植优质稻米,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的柏源村又是一个丰收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