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以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奶水少是不是就不适合母乳喂养了?……母乳堪称为婴儿的“保护神”,然而不少新生儿家庭对母乳喂养存在着一些误区,未能科学对待。8月1日至8月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闽东医院产科副护士长林颖提醒,婴幼儿营养不良以及抚养困难的发生都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针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详细解答。 误区一 6个月以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解答 母乳的营养物质不会因时间长而消失 市民李女士的孩子9个月了,仍坚持母乳喂养。但身边的一些朋友却时不时地提醒她,孩子半岁以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这让她十分疑惑。 对此,林颖表示,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各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巨噬细胞、溶菌酶等,可保护婴儿预防感染性疾病。母乳中所含粘多糖能抑制大肠菌生长,能够有效降低婴儿患肠道感染的风险。母乳中的这些成分,并不会因为时间长了就没有了。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母乳喂养至少应该持续到孩子1岁以上,最好能够坚持至2至4岁。”林颖说,一般来说,母乳喂养能够满足4至6个月的婴儿的全部营养,同时能提供代乳品无法替代的营养物质,可以让婴儿得到最佳的生长发育。6个月后,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可适当添加辅食满足营养需要。若条件不允许,6个月后需要断乳,也应循序渐进,待婴儿不再依赖母乳入睡,能够完全适应辅食,而且辅食带来的热量已经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情况下,再停止母乳喂养。 误区二 妈妈感冒了,宝宝不可以喝母乳? 解答 轻感冒可喂奶,重感冒遵医嘱 市民王女士有点咳嗽流鼻涕,感冒后家人不让她给3个月大的宝宝喂母乳,认为会把感冒病菌传给孩子,对此王女士也不知道该不该坚持给孩子喂母乳。 “如果母亲是轻度感冒,无需吃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林颖表示,感冒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若妈妈在感冒期间进行母乳喂养,在抱宝宝前要先洗手,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感冒后妈妈的乳汁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抗体,婴儿通过吃母乳可增强对该种病毒的抵抗力。若妈妈患重感冒并服用感冒药,这时就要注意药物说明或遵从医嘱。不过,妈妈应尽量选择不影响母乳喂养和奶量的药物。 此外,林颖提醒,若妈妈患上一些传染疾病,则在母乳喂养时需谨慎。例如,患有甲型肝炎的妈妈在急性期隔离时,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挤奶保持泌乳;但患有乙型肝炎的妈妈,仅在肝功能不正常时,才不建议母乳喂养。 误区三 奶水多少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解答 有自信和勤吸吮是实现母乳喂养的关键 市民林女士提到,孩子出生后,在喝母乳时总是会急躁地哭,家人和自己都觉得是奶水不够,宝宝吃不饱所以痛哭。她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宝宝改吃奶粉。 对此,林颖表示,不少育儿家庭都存在这个误区,觉得新生儿吃奶时哭是因为妈妈奶水不够,于是赶紧喂奶粉。其实,奶水多少并不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能够改变奶水的多少和质量。妈妈树立信心,拥有坚定的信念,是成功做到母乳喂养的关键。“乳汁是越吸越多的,妈妈要勤奋一些,坚持多给孩子吸吮,不要因为累或者孩子哭闹而放弃,尤其是晚上应坚持给孩子吃母乳。”林颖说,乳汁的产生是泌乳素和射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泌乳素在睡眠1小时内浓度迅速提高,清晨三四点时血清泌乳素分泌浓度是中午的一倍。 此外,林颖提醒,若妈妈需外出或上班,也应坚持母乳喂养。最好每天哺乳不少于3次,外出或上班时挤出母乳,以保持母乳的分泌量。母乳过多时,可挤出后保存在冰箱或冰包,食用前用温水加热至40℃左右即可喂食。在炎热的天气,挤出后冷藏的时间不应该超过6小时。(记者 吴宁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