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肖林盛 文/图)周宁县浦源镇江源村地处周宁、福安、寿宁三县交界地,是一个“长”在山巅上的村庄,从周宁县城前往江源村,必须要经过溪面开阔、溪水湍流的渡头溪。横跨渡头溪两岸的一座桥,叫东方红大桥。这座桥的背后,还有一段艰苦卓绝的红色故事。 据周宁档案馆历史原件《浦源镇志》《周宁党史资料》《闽东英烈》等资料显示,1934年4月,由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遭破坏,同年11月,国民党以十万兵力对闽东苏区进行“围剿”。1935年5月,鉴于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等人相继牺牲,临时特委委员叶飞临危受命,建立中共闽东特委。期间闽东特委在江源村设立了周墩县委东区。江源村由于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便成了叶飞等人在周宁的重要落脚点之一。1935年2月,倪英峰(福安市甘棠镇倪下村人)任中共周墩东区区委书记,开辟出了以竹洲山、江源村为中心的周墩东区革命根据地。 1935年8月间,周宁苎园坪白鼻岩会议决定游击队分散活动,决定大尧与凌福顺率独立营部分队员活动于浦源、萌源一带。坐镇周宁企图以优势兵力消灭红军游击队的国民党省保安八团团长陈崐,得知此消息,以为是叶飞、阮英平率领的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妄图一网打尽红军主力。就在著名的萧家岭伏击战前一天,叶飞、阮英平与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部分人员正在江源村商讨北移事宜。次日上午,省保安八团陈重部从周墩向萌源方向“围剿”红军,叶飞、阮英平的独立师部分队员移动途中获取敌情后,便与凌福顺带领的独立营部分队员抢先埋伏在萌源村的肖家岭,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来犯之敌,激战半日许,省保安八团见势不妙,慌忙撤回周墩城。整个伏击战,打死打伤敌军40多名,取得了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当日下午,叶飞、阮英平带领的独立师和周墩红军独立营再次回到江源村休整,从此开启了三年的游击战篇章。 叶飞、阮英平等人在江源村时,总是住宿在郑兆班、郑兴兜、郑兴霸、郑兴步等人的家中(同为一栋房子),指导开展周墩东区及闽东革命工作。每当叶飞等人到周宁活动时,萌源村的箫志诗(萌源交通站负责人)与江源村的郑兴兜便会紧密协调沟通,而郑兆班厝处在村后凤凰山麓的山角边,屋后还有一条后门弄,通往山上,所以成了叶飞、阮英平等人到江源村住宿的首选房屋。叶飞在江源的住宿时间毫无规律,少则一宿(其实是几个小时,半夜到,凌晨走),多则三四天不等。叶飞曾经住宿的房屋保存完好,目前还有一户居住人家。 1936年,六区游击队在江源村成立。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江源村民可谓是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投身革命之中,从而涌现出了一批红军烈士。 原本从渡头自然村到江源行政村,有一座叫“回龙桥”的木拱廊桥横跨渡头溪。《周墩区志》记载,该桥于清同治十二年(1874年)修建,“高十五丈,长十七丈,两边石嶂深险异常。”民国25年(1936年)中秋,周墩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周旋激战中,回龙桥焚毁于战火之中。 据周宁老区促进会的老肖介绍,自从回龙桥焚毁后,到江源村只能靠“摆渡”过河,江源老区人民要把游击队的物资一担一担挑上江源村,必须选择溪水缓缓流动时靠竹排渡岸。解放后,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道路还是羊肠小道,过溪还靠“摆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跨溪大桥,1966年12月,江源村干部与萌源村的肖传彬等一行6人,到省政府递送修桥申请报告。省政府获悉情况,不忘老区人民。省老区根据地建委遵照叶飞(当时为福建省委书记)的指示精神,拨专款4.5万元,在原回龙桥下游50米处,建双孔石拱公路桥,取名东方红大桥,桥宽4米,长70米, 1968年元月竣工。如今,该桥还依然屹立渡头溪两岸,车来人往,热闹繁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