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93-2888884
  • 我们自己的论坛-有事您发贴,大家来帮您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25|回复: 0

「i·宁德」传统村落丨石堂林厝,忆梅鹤廊桥旧梦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发表于 2017-10-23 09: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iAopW0vVaVo6ZAi.jpg
《踏秋梅鹤村 相逢沉字桥》丨参考文章

智己策略丨文字编纂
网络丨图片来源
a4BWWGUEVw554j5w.jpg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遇见,传统村落》第九期,带你走进虎贝镇梅鹤村。
g770Dod7D7p77sD5.jpg
石堂林厝 以梅鹤为名

宁德市蕉城区西去50多公里,有一个虎贝镇梅鹤村,于2016年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在唐宋前期这里叫园州,宋末始称石堂,直到民国三十二年才一分为梅鹤、文峰两个村,北为文峰村、南为梅鹤村。
w0q00320cThh8x0Z.jpg
鸟瞰梅鹤村-陈言波 摄
梅鹤村因整个山形宛如一座石厅堂,故有“石堂”之称,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里四面环山,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于农耕,素有石堂粮仓之称,是山中的一块宝地。梅鹤村村民大部分姓林,因此梅鹤村又称“石堂林厝”。

C4hp9lai9aPZ9Tho.jpg
相传林逋隐居于杭州孤山之中,在西湖边上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生不仕,清末村民为了纪念和靖先生的梅妻鹤子诗句,将村名改为“梅鹤村”,和靖先生《山原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CGDB5cCc3272Cve8.jpg
宁阳第一桥 梅鹤花桥

闽东是廊桥之乡,在蕉城虎贝梅鹤村西水尾处,就有这么一座造型独特历史悠久的精美廊桥——花桥。花桥始建于北宋徽宗崇宁五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是宁德境内最古老的石拱廊桥。古时,花桥为古田、屏南去霍童的通衢大道。《宁德县志》有载,明万历年间,宁德县丞范节题额,赞此桥为“宁阳第一桥”,可惜如今此题额现已遗失不见。
d2g9mADm1aKArB6S.jpg
花桥-黄钲平 摄
清乾隆三十四年,花桥屋顶坍塌,在四十三年由邑人林姓重修,重修后花桥更为精致美观、雕梁画栋,因而将原名“沉字桥”改为“花桥”。九百载岁月随桥下流水匆匆而过,花桥横于西水尾,古往今来不知曾为多少人避暑纳凉,遮风挡雨。

u5fnIBz0D9CnRibg.jpg
千古唱和 朱熹陈普

踏上廊桥,人们的目光总会不经意被横梁上的对联题诗所吸引,抬头细品,仿佛还能闻到当年那股浓郁的笔墨之香。陈普先生曾与朱熹先生在梅鹤花桥上演绎过 “千古唱和”的佳话。
传宋淳熙年间,朱熹在古田杉洋创办蓝田书院。一夏日晌午,朱熹从石堂(今梅鹤村)的水尾经过时,顿觉口渴,看到离桥百余米之处有一泉眼,朱熹下去饮了一些便惊诧起来,那泉水居然有墨香味,他意识到“后数十年,此中大儒诞生。”顿时诗意大发。当时的沉字桥正在动工建造,朱熹看木匠并不在,遗有一墨斗和竹简,便在一横梁柱上写下了上联——“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
c04hhC5G024hv0p7.jpg
朱熹题完上联就走了,后木匠师傅以为是小孩在此涂鸦,便用刨刀刨了许久,只见梁柱中央渐渐地显现出一行字来,那字一个个遒劲有力,墨迹已渗入木中,故只能将它安装上。“沉字桥”因此得名。
IsXT73AIdEIgKeTZ.jpg
七十年后,又是一个夏日,少年陈普与书友同游沉字桥,见桥亭横梁题有一上联而无下联,他低头思索片刻,便搬来神灵供桌垫脚,挥毫题对下联:“玄帝位尊金厥寿永万年”。笔力遒劲,对仗工整。陈普没有想到,此举成就了他和朱熹的“千古唱和”。相隔数十载,两位名儒先后在沉字桥的横梁柱上写下了一副千古绝唱不朽的对联。
gK7w2Ng7WV4686g7.jpg
站在沉字桥上,透过圆窗,远眺桥外青黄交接的田野,清风仍在,从远古吹至现今。曾经的繁华已随着流水消逝,只留下这座古老的廊桥,从容不迫,见证着村庄的喜怒哀乐。
NXbC0i300VhGKkg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593-2888884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s://www.nd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5 闽ICP备2022015620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